王丹
摘 要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不断重塑现有的教育形态,教师作为 “教与学” 关系中的核心要素,其专业素养也亟待进行适应性调整与升级。教师智能教育素养可视为对原有教师信息 素养的转型升级,强调教育功能与教学法的核心价值以及教师作为 “人” 不可替代的发展特性。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素养是智能化和人性化的统一,可划分为以智能技术为工具、以智能应用为路径、以智能 人才培养为目的三个层次。通过重塑教师角色、激发主体意识,面向学生需求、提升教学效能,增加sel 维度、注重价值引领等培养策略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教育;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教师教育。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社会。新形势下人工智能与教育 教学的深度融合发展已经成为未来教育的必然趋 势。这场新科技革命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也在不断 重塑现有的教育形态,包括知识生产模式、教育服务供给、人才培养观念以及教师的价值定位等。教师作为“教与学”关系中的核心要素,其专业素养也亟待进行适应性调整与升级。为此,党和国家近年来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2018 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政策文件的出台和技术手段的不断升级为人工智能教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支持,但 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相互转化的结果,不仅需要信息技术革命的外源性刺激,也需要教师专 业素养的内生性发展与之配合,将外部社会需求 转化为促进 “人工智能 教育” 双向融合的内在驱动力,反作用于教学实践与教育理论创新。因此,如何提升与完善智能时代的教师专业素养,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提高教师教学效能以适应教育生态系统数字化转型的新趋势,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当前,智能教育发展仍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特别是教师专业素养缺乏明确、系统的培养理念与培养机制,导致了不同教师群体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与智能化教学方面仍存在巨大的 “数智鸿沟”,一线教师对人工智能及智能教育素养的认识还比较片面,信息素养、数据素养等概念无法满足智能时代人才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需求,等等。为此,本文从智能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出发,对“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内涵构成进行解读,探索与 ai 时代智能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教师专业素养培养路径。
一、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培养面临的挑战
( 一) 后疫情时代智能教育发展的现实诉求
世界范围内的新冠疫情推动了智能教育的高速发展,在线课程的规模化与常态化、智能教学环境的普遍应用对教育管理、教师定位、教学设计、家校互动等各教育层面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其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足成为影响教育教学质量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在教学与课程层面, 大多数教师仍停留在 “信息化” 与 “智能化” 教学的第一层级,即作为工具与手段的技术应用阶段,而对于优化教学活动、提升课堂效能、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精准教学等第二层级教学目标的实现还存在较大差距。党和国家相关政策文件的密集出台显示出我国对发展智能教育的重视以及与国际接轨的愿景,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尚缺乏明确指示性与可操作性。疫情防控期间出现了部分教师对线上授课、辅导、答疑等活动准备不足,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在线教学内容与形式单一等问题。钟绍春认为,教师自身没有能力独立研究、解决第二层级教学问题的能力,是制约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主要障碍。相较于教育技术发展的前沿性,教师教育则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与滞后性,“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应对来自人工智能的挑战,还没有在人与机器的关系中重新思考如何培养人类的教师。”因此,加强对智能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的理论研究、更新认知与技术层面的教师培养理念显得尤为迫切。
( 二) 知识生产模式以及“教与学”方式的转变
人工智能时代,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的迭代发展突破了知识生产来源的封闭性,挑战了教师的权威性,深刻地改变了 “教与学” 的关系。知识生产模式受到人类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经历了从单一学科知识生产 ( 模式 i) 到多学科应用情境下知识生产 ( 模式 ii) 的现代转型。一些研究者认为,知识生产越来越具备情境性、问题性、跨学科性、实践性等特点。人工智能作为革命性的技术创新,使学科知识生产与技术知识应用的边界日益模糊。智能社会的知识生产模式, 其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以应用驱动为导向、体现跨学科和学科融合以及知识生产参与者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三个方面。学科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海量数字化教育资源的自由获取、从学术知识到应用知识的需求转变、知识生产机构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未来教育将形成知识集群、创新网络、智能生态体系为一体的多主体、跨学科的知识生产范式,使基于单一学科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师角色面临严峻的挑战。
同时,智能教育环境下,学生亦成为知识创生的主体,即在知识习得的基础上为满足个性化学习需求通过借助外部云顶国际官网唯一官方网站的技术支持实现对已有知识的改造和创新,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慕课、微课、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教学法的普遍应用使教师从知识的生产者、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辅助者,使教学成为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动态知识建构过程。这种以个性化学习、问题解决、知识应用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三) 人工智能教育的全球治理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新需求
教育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应用领域之一,也是一项全球共同责任。推进人工智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有助于增强学习机会的获取、提高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加速实现全球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发展前景与世界局势均充满不确定性,加之全球疫情对教育产生的深远影响, 引发了全球教育治理方式与服务供给模式的变革。从治理的视角来看,推动智能教育可持续发展尤其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动因,源于推动科技发展与完善全球治理的基本诉求,需将智能教育与国家发展进行价值整合,使其成为推动构建全球教育共同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助推力量。如 《中国教育现代化 2035》指出,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深度参与国际教育规则、标准、评价体系的研究制定。
当前,如何构建人机协同发展的教育治理新秩序,共同应对人工智能教育产生的风险,缩小区域间的“数智鸿沟”从而促进“人工智能 教育”公平健康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治理要面对的普遍性问题。在宏观层面上,完善智能社会教师教育治理体系、改善教育资源配置失衡现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水平。在微观层面上,全球教育治理需要每一位教师重塑教育理念,通过职业培训、课程开发、教学质量评估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活动不断更新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与智能教学应用能力,以胜任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角色。
因此,人工智能时代的教师培养应从全球治理的视角出发,彰显时代发展特色、以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使命,应对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 将提升智能教育素养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目标。
二、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内涵解读
2018 年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次提出“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对教师进行智能教育素养培训,帮助教师把握人工智能技术进展,推动教师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改进教育教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此,北京外国语大学作为唯一试点高校进行了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并开展了“全国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论坛暨第二届北京外国语大学─英国开放大学在线教育研修班”等一系列活动。经过三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在2021年9月举行的试点工作总结交流会上,与会专家充分肯定了北京外国语大学积极建设教师发展智能实验室、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提升平台 (bfsu tdldp) 等推进行动。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教育部启动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工作,在北京大学等 100 个单位开展第二批试点,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 等新技术与教师队伍建设的融合”,将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作为六项重要任务之一推广到地市和区县,成为“助推教师管理优化、助推教师教育改革、助推教育教学创新、助推教育精准扶贫新路径”。由此可见,人工智能赋能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是我国下一阶段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 一) 相关概念辨析
自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普及以来,对获取、处理、理解、评价信息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扩展与升级,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概念,如信息素养 (information literacy)、数据素养 (data literacy)、媒介素养 (media literacy)、数字胜任力 (digital competence) 等,其中以信息素养的使用最为广泛与基础。如2003年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提出“信息素养”是21世纪公民的必备素养,包括学生掌握信息获取、加工、管理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在交流和表达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等。张建平认为,信息素养反映的是人们搜索、鉴别、筛选、利用信息的处理技能 以及人们对于信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另一个使用较广泛的概念是数据素养。威尔玛·基珀(wilma b. kippers) 等学者将数据素养定义为教育者设定目标、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及采取教学行动的能力,包括教师在数据的采集、组织和管理、处理和分析、共享与协同创新方面的能力,以及教师在数据的生产、管理和发布过程中的道德与行为规范。从这些概念的界定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教师专业发展目标遵循着技术—能力—素养的建构路径。这些概念从不同视角和应用情境阐释了近几十年教育发展对于信息通信技术及应用能力的要求,扩展、完善了信息化教育的边界与框架,显示出对“信息素养”的理解与认识伴随着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在不断地深化。但这些概念的核心要素与能力目标仍处于同一层面,并未产生质的变化,仍属于前一次教育革命(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 的理论范畴。
unesco曾建议每种新环境都需要一种新的信息素养表述。当前世界处在信息社会向智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智能教育发展对应的是以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的新型素养, 称之为智能素养,即“胜任智能时代社会生产生活与个体发展的品格和能力,包括与人工智能有关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伦理态度”。智能素养囊括了上述几种相关素养并在此基础上强调创新思维与应用能力的核心价值,是智能时代未来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它既包含知识体系与技能体系的要求,如高级认知能力(逻辑推理、信息加工等)、知识应用能力 (解决复杂问题、创新意识等),也包含非智力体系的精神追求与价值观塑造,如社会行为态度 (关系建构、协作共享意识等),其本质内涵是通过智能技术的应用满足社会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以将其视为对信息素养的理论拓展与价值重构。与此相应,这种人才发展目标与培养理念的革新也要求与之相匹配的教师专业能力,原有的教师信息素养概念亟待转型升级。
( 二) 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基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中不断涌现的教育新样态,近年来国家对教师专业素养进行了理论创新, 提出了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培养需求。这一概念的提出既是面对智能社会信息技术革命与人才需求变化的应然之策,也是从“物”到“人”、从“硬件”到“软件”的一种服务转变。其外在表现是技术升级与资源更新,内在意蕴却是文化转型与观念创生。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改善学习评价、助力个性化培养,赋能教学、辅助教师工作,改善教育管理、优化教育供给,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具备智能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而以往的“教师信息素养”或“教师数据素养”受到现有认知的框定,更重视教师对技术知识的学习以及将信息与数据转化成可操作的教学实践的能力,如通过教育大数据收集与分析的方式进行成绩监测、教学评估、教学能力诊断等。这种以信息驱动教学的能力培养更偏重于技术层面的应用,而忽视了信息智能技术与教师情绪劳动等其他重要教学环节的融通,容易造成教师教学热情减退、学生学业压力过大、师生沟通交流不畅等负面作用。
作为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适应性调整与优化,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概念从效能、标准等技术化层面的外部因素延伸到教师的个性发展与价值定位等内在精神范畴。其中“智能” 是指新一轮技术革命对于以往信息素养、数据素养的升级迭代;“教育”则是在智能素养的基础上强调教育功能与教学法的核心价值,以教师自身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为双向目标,突出教师作为“人”在教学优化、师生互动、价值引领等方面不可被技术替代的发展特性。unesco 2018 年更新的《教师ict 能力框架 ( 第 3 版) 》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教育变革的背景下,对标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了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 的新要求,包括三个层次———知识获取、知识深化和知识创造,以及六个实践层面———理解信息通信技术的教育政策、课程与评估、教育教学、数字技能应用、组织与管理、教师专业学习。该框架指出 “教师仅拥有管理数字技术并将其传授给学生的某些技能是不够的,还必须让学生在使用数字技术时能够协作、解决问题并富有创造性”,即在利用人工智能改变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利用人工智能与数字技术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人工智能的情感、社交与伦理态度,以促进智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体系构建。
综上所述,教师智能教育素养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的多元化、系统化的概念范畴, 是教师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教学与管理效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塑造智能伦理与价值规范、提高学生个性化、智能化学习水平与创新能力的综合性素养。
三、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培养策略
教师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承担者,肩负着知识传播、技能培养与价值观塑造三个重要任务。如何将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这三个维度的人才培养,需要重塑教师角色与价值定位,构建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培养体系。一般来讲,素养概念指的是为了人们能够成功地生活和形成健全的社会而要求具备的自觉意识和思维习惯。世界经合组织(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围绕着使用工具、自主行动、在社会异质群体中互动三个核心问题提出,进而形成人与工具、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三个维度。与之相对应,智能教育素养按照技术—能力—素养的专业发展路径可划分为以智能技术为工具、以智能应用为路径、以智能人才培养为目的三个层次。
( 一) 工具应用: 突出 “智技” 之要
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教学场景和课堂环境,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相应的转变和重构。教学条件的智能化、教学关系的立体化、教学行为的人机交互性是驱动智能时代教师角色变革的根本立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不断推动教师更新观念、重塑角色、提升素养、增强能力。《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将智能教育分为“ai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即ai支持的教育)”与“提高对ai的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即学习ai技术的教育)”。“教师智能教育素养”首先要求教师熟悉和掌握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增强人工智能意识,以人工智能技术辅助教学与管理,处理好“人与工具”的关系。
同时,教学实践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教师需要具备高度的专业性和自主性,而不仅仅是对教育政策和教学任务的执行。人工智能教育的大背景下,一些涉及教师“情绪劳动”教学环节,因为无法通过量化数据测量而被忽视,在此情形之下,教师的实际角色可能会成为“技术人员”而非自主的专业人员。这种趋势不仅限制了教师的专业精神,而且还可能严重损害学生的学习, 因为它削弱了教学,使其只能产生政策所规定的主要结果,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各种背景、需要和潜力。
因此,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中,仅靠信息、数据驱动教学是不完整的,还需激发教师的主体意识,从教学课堂和教育实践的真实场景出发,以教与学过程中产生的真正需求为导向, 而不仅仅局限于对智能技术的被动迎合和工具化操作。除提高自身智能素养外,教师还需提升教学效能,唤醒价值自觉,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学模式。
( 二) 培养路径: 重视 “学生” 之需
与传统教育模式相比,智能教育更强调跨界融合的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模式。国家 “四新”学科建设(新工科、新文科、新医科、新农科) 集中反映了这一趋势———学科、技术、产业、社会的深度融合发展,以及对学生知识应用、问题解决等综合能力的考量。2017 年《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知觉学习模块”(perceptual learning modules),即学生在复杂信息环境中作出快速判断、提取出关键信息的能力,并将创造力放在学习目标的首要位置。在智能教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学生自主创新意识以及人机协作能力的提升,教师日益从“讲台上的圣人”转变成“身边的向导”,学生在解决复杂问题,探索新领域和获得具体技能时仍需要教师相对应的辅导和指导。为此,教师应具备智能时代的 “育人能力” ———组织与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创新,创设适应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帮助学生进行内外部知识资源整合,使其具备智能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最终 “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
智能时代的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系统性、智能化教学设计,可由人机协同转化 为人类教师、学生、机器人教师的三元交互,通 过智能技术手段使各种资源与课堂研讨、教材使用、考试方式、教学评价等环节实现 “深度融合”,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支持,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对与学习 有关的资源进行重新设计、开发,突破传统教材 的局限,创建数字化、开放性的教学资源。教师 在获取信息资源过程中要注意对信息进行甄别、评估和整合。第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创设适应 不同学习内容的学习情境,对学生学习中的问题 进行全方位诊断和精准化测评,实现内容、方法、评价与技术的高度融合。第三,营造现代、和谐、促进学生充分发展的智慧化教学环境,构建师生、人机学习共同体。第四,依托教师、学生、资源、媒体等各种要素,构建信息交换为纽 带的对话式互动平台, 实现数据信息的交换与共享。
( 三) 发展目标: 把握 “教育” 之本
通过智能技术驱动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的升级转型,需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回归教育的本质。“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
相较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类教师的优势在于体现人类智慧与情感以及作为价值引领者不可替代的发展特性。2019年3月,unesco 发布《教育中的人工智能: 可持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工作报告,对教师在智能环境下的价值判断能力、数智认知能力、情感交流与关系建构提出了新要求,以帮助教师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做好准备。因此,针对科技发展与工具理性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智能时代的教师培养需要构建清晰的人文主义立场与智能伦理道德规范,需要在教师培养中增加社会情感学习(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sel) 维度,其内容包括“获取和应用知识、技能、态度,管理自身的情绪,实现个人和集体目标,建立并维持积极的社会交往意识与人际关系,作出负责任和关心他人的决定等”。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sel 能够减轻教师教学压力、增强职业认同感、创造稳定有效的课堂环境,从而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并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在以智能技术为背景的教育环境中,sel 原有的“人际关系”“个体情绪及行为模式”将扩展至“人机关系”“交互行为模式”的范畴,以提升教师在混合式教学与人机协作中的教学能效,同时通过灵活的教学策略、班级管理、隐性课程等方式对学生的 sel 水平与状态形成正面影响。
将 sel 融入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意义有以下四点。第一,有助于教师认识和处理人工智能时代“人与工具”“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及时调整自身角色定位并减轻工作中的负面情绪,培养与人工智能的协作共建意识。第二,提升教师的社会情感能力有助于教师感知、理解和调节自我及学生的情绪波动,其亲社会的价值观与行为态度对塑造学生的自我认知与形成智能伦理规范更具正面影响力。第三,有助于教师检测与评估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教学效果,通过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与学业情绪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为个性化、精准化学习提供保障。第四,有助于教师培养跨界融通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增强数据分析与甄别能力,提升智能化教学管理水平,从而促进教师智能教育素养的整体、协调发展。
为此,一方面需要在职前教师教育与职后培训中增强教师对于 sel 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学生的社会情感能力进行数据评估从而帮助教师完善教育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做到智能化与人性化的协调发展,增强对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人文关怀,重视鲜活的学生生命个体的存在, 保障学生隐私与数据信息安全,防止出现“人的空场”。
来源:《中国教育学刊》2022.03